Search

咾咕厝--基隆八斗高中小小導覽員 劉孟佳 杜乙珊主講

  • Share this:

基隆市八斗高中 2020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指導
這裡是基隆市八斗街96巷4號
這間咕咾厝應該有180年歷史了,根據屋主之一的杜家媳婦杜陳美女口述:「他們祖先應該姓劉.因為招追兵追殺而改姓杜。
八斗子漁村「咕咾厝」充分展現台灣早期建築就地取材的特色,層層疊疊的「咕咾厝」也形成八斗子漁村特有的聚落建築和文化景觀。
八斗子漁村杜氏族人為建蓋房屋常就地取材,利用咾咕石質地輕、多孔隙的特性,將大
小不一的咕咾石以石灰、海砂黏著物相互嵌合,形成牆面,部分的縫隙則用貝殼填補。有些咾咕石的牆面會再用泥土抹平,有些則無,保留原始凹凸不一的樣貌,還有一些咕咾石厝,會用紅磚開幾扇可愛的窗戶。一般而言,咕咾厝都是單層居多,但也有少數二層樓的建築;每一棟咕咾厝,各有巧妙不同。咕咾厝的屋頂多以瓦片為頂,有的則是用俗稱黑紙的油毛氈(ㄓㄢ),每隔一段時日,必須重新刷上柏油,才能防雨、防潮。
現今,八斗子漁村還有幾間破舊的「咕咾厝」,有些牆壁、窗戶還很完整,清楚看到咕咾、石灰、砂石、貝殼、泥土等材質的混合結構。
107年7-8月由海大洄遊農村駐村學生跟社區志工,一起將已經閒置且荒廢40-50年的廢棄堆積物,經過6次清理,清除7台3.5頓的垃圾車終於清乾淨也由志工設計將清出的咕咾石做一個木製籃框放置作為圍牆,並且將此取名為『八斗子咕咾厝義診站』。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